党群建设

党建动态
组织建设
组织架构
学习园地
民族团结
党员活动
联系我们
滚动条幅
春华水务大讲堂
监督举报

联系我们

地址:呼和浩特市机场北辅路伊科大厦

电话:96266

传真:0471-4613902

邮编:010010

民族团结

您的位置:首页 > 党群建设 >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主题宣讲——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二)-民族团结-党群建设-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主题宣讲——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二)

浏览次数:5277 【字体: 【关闭窗口】

(三)历史沿革


  内蒙古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大窑文化、红山文化、萨拉乌苏文化、夏家店文化、扎赉诺尔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地方和主要活动舞台,文献中有记载的曾在内蒙古地区活动的游牧部族有10多个,其中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匈奴、鲜卑、突厥、乌桓、契丹、女真等。12世纪,蒙古族兴起于额尔古纳河流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后不断壮大。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建立起全国统一政权元朝。近代以来,内蒙古各族人民积极投入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在捍卫祖国领土和解放事业中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呼和浩特,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1572年(明朝隆庆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与明朝“通贡互市”建立友好关系,并在这里修建城池,命名为“归化”,蒙古族人民称为“库库和屯”(即“呼和浩特”),成为现代呼和浩特市的雏形。 1954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1986年,呼和浩特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大青山脚下、黄河岸边这片神奇肥沃的土地上敷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是中原地区汉族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点;这里传唱着各族人民互敬互爱、和谐共处的团结颂歌。 大窑文化遗址、长城遗址、云中古城、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大召、席力图召、将军衙署、公主府等文物古迹是呼和浩特熠熠闪亮的足迹。孤魂滩事件、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九一九”和平起义是这座城市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光荣历史。
来源:春华水务集团 更新日期:2017-06-07

走进春华 | 新闻动态 | 党群建设 | 政策法规 | 服务指南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春华水务集团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机场北辅路伊科大厦 电话:0471-4613902 传真:0471-4613902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929号    蒙ICP备17005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