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建设

党建动态
组织建设
组织架构
学习园地
民族团结
党员活动
联系我们
滚动条幅
春华水务大讲堂
监督举报

联系我们

地址:呼和浩特市机场北辅路伊科大厦

电话:96266

传真:0471-4613902

邮编:010010

民族团结

您的位置:首页 > 党群建设 >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主题宣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一)-民族团结-党群建设-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主题宣讲——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一)

浏览次数:5587 【字体: 【关闭窗口】
  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在内蒙古成立,开创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掀开了内蒙古发展的新篇章。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两千五百万草原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开创了内蒙古波澜壮阔的历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70年风雨兼程,70年波澜壮阔,70年春华秋实。站在新的起点上,草原儿女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一、区情、市情概述

(一)自然地理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居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东部是莽莽林海,南部是富饶平原,西部是浩瀚沙漠,北部是辽阔草原。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降水量少,日照充足,四季分明。资源种类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和重要煤炭基地等战略资源接续地。


  呼和浩特为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是呼包银城市群核心城市、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经济实力百强城市,曾两次荣登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栏目“最具幸福感的省会城市”榜单。                            
  呼和浩特北依大青山、南濒黄河水,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平缓,市区平均海拔1050米。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8℃,年平均降水量337—418毫米,四季变化明显,气候宜人。

(二)区划人口


  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 、赤峰市、乌兰察布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9市3盟及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103个旗县(市、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居住着除珞巴族以外的55个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常住人口2470.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05.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截至2016年底全区常住人口为252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542.1万人,乡村人口为978.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2%。


  呼和浩特市土地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辖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赛罕区市内四区及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五个旗县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06万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达斡尔、鄂温克等41个民族聚居的城市。


来源:春华水务集团 更新日期:2017-05-27

走进春华 | 新闻动态 | 党群建设 | 政策法规 | 服务指南 | 企业文化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 春华水务集团 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机场北辅路伊科大厦 电话:0471-4613902 传真:0471-4613902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929号    蒙ICP备170052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