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梅刚 文/图
2015年2月,自治区政协常委、民进内蒙古区委副主委张润锁对“海绵城市”开始了研究,历时一年多时间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在今年内蒙古“两会”上提交了《建设呼市“海绵城市”刻不容缓》的提案,引起了各方对“海绵城市”的关注,推动了内蒙古建设“海绵城市”的制度议题。《北方周末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张润锁,解读“海绵城市”构建的思维逻辑。
“看海”是城市建设硬伤
北方周末报:公众对“海绵城市”并不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张润锁:“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海绵城市”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理念,同时注重河、湖、湿地等“海绵体”建设,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标准,缓解城市内涝压力。目前全国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目标是使8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北方周末报:为何会出现“雨季一来、城市看海”的景象?
张润锁: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灌区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设计理念。这种建设模式,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我国99%城市目前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在地面上只能从管道中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修再多管道也不够用。原因是大量工程建设做地面硬化形成了“铁壳城市”,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海绵城市”强调是吸纳力,水来后有很多水管把水排掉,但排水设施却未能承担蓄雨作用,这是城市建设中没有遵守自然规律的硬伤,导致城市没有形成自然和谐生态系统,“雨季一来、城市看海”就不足为奇了。
改变城市排涝抗旱思维
北方周末报:“排水系统”被称为“灰色设施”,如何真正发挥排水系统的绿色功能?
张润锁: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者,存在一定的误区,总认为雨水来了就赶快排,这就形成了如今的快排模式,这是一种错误的治水理念。下水道应有两个功能,一是雨水来了及时收集,减少地面积水,二是千方百计留住雨水并加以利用,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但现在城市排水现状不容乐观,赶不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下水道规划有但设施跟不上。目前国家提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意见,有助于消除反复开挖地面的“拉链马路”问题,并提升管线水平和防灾救灾能力。但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河道治理等统筹安排管廊建设。二是管廊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现有管线应逐步有序迁移到地下综合管廊。
北方周末报:城市地面的现有设施多位建筑体,如何形成“吸纳蓄水”的功效?
张润锁:由于“重地上、轻地下”,导致排水系统建设落后城市建设。近些年,在建设过程中还把原有的坑塘、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侵占、填埋和破坏,下雨后水就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尴尬,这无形中加大了城市内涝的风险。有条件的城市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以城建、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街道绿化、城市公园“绿”起来,“绿色”设施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
增加开发地块约束条件
北方周末报:近几年,呼和浩特市也成了“雨后看海”的城市之一,建设“海绵城市”有哪些必要性?
张润锁:呼和浩特市是全国四十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也是全国75个地下水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年均降雨量仅在335-534毫米之间,且集中在七八月份。据相关方面考察测算,呼和浩特市水资源总量为118779万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是全国的1/5。随着呼和浩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的聚集,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排水防涝的任务也越加繁重。因此,将呼和浩特市建设成“海绵城市”势在必行,并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结合起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的办法,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比如呼市每棵树的树坑如低于路面0.3米,每个树坑就可蓄雨水0.432立方米,市政道路可结合绿化带、树池等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老旧社区可将雨水管线接入公园、集中绿地等,从而让水在城市中“自然”迁移。
北方周末报:结合先进经验和自身特点,呼市在建设“海绵城市”中需要解决哪几方面问题?
张润锁:首先是切实加强水源地保护,大青山自然保护区有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具有较强的蓄水、集水和保水功能,年地表径流量达1亿多立方米。茂密的森林、丰富的植被为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减少泥沙流入,调节水的循环,保障人民生活用水,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呼市难得的一块海绵体;其次是提高潜层地下水利用率,随着呼市高层建筑大量增加,市内潜层地下水位较高,连同道路管网施工中的降水,几乎都进入雨水道排出,既没有回灌又没有充分加以利用,应将抽出的地下水在没有污染情况下回灌到周边地下,让井点降水回归到周边地区的土地内,避免呼市地面下沉继续加剧。同时提高雨水回收利用率。呼市地处干旱缺水地区,对雨水利用要采取4种方式:一是采用水库、蓄水池、低洼地、湿地等蓄留一部分作为涵养生态、绿化景观、道路浇洒之用;二是采用吸水渗水砖铺地面等提高入渗系数,增加渗入中心城区地下的水量,使潜水水位保持在最佳水平;三是超过蓄留和入渗能力外的雨水再排入雨水道,作为河道汇流水量下排或河道景观补给水源;四是增加对开发地块的约束条件,明确各地块单位面积控制容积、下沉式绿地率及下沉深度、绿色屋顶率等主要指标并规划实施。
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改变
北方周末报:内蒙古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有哪些时间表和规划图?
张润锁:内蒙古实施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意见》,给出了内蒙古建设“海绵城市”的时间表,到今年10月底,各盟市编制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到2017年底,完成“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和三年滚动建设计划,“海绵城市”国家试点工作取得突破,“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在全区开展。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中,城市河湖水系和山体林地田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具备条件的旗县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意见》还提出加强与城市排水防涝、道路交通、城市水系、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和融合及有效保护河流、湖泊、湿地、沟渠等城市自然水体现状,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
北方周末报:内蒙古建设“海绵城市”意义有哪些,形成什么样的管控体系?
张润锁:“海绵城市”建设是推进内蒙古“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转变的有效方式,对于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效防治城市内涝,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促进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要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加强气候变化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及城市暴雨公式、暴雨发生频率、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智能监测、收集和分析,提高雨水收集利用效率,增强暴雨预警与水系统反应速度,提高水污染实时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热岛有缓解,使“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更加高效。海绵体城市应把排水变为吸水,重视“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的建设,城市地表水达到A类标准,内涝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防洪体系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水面保持率100%,生态护坡达到50%,形成一套海绵城市的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