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10月,“水”问题就是呼和浩特市老旧小区居民的一块心病,因为吃水难、用水难多年得不到解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激增,这一难题更加凸显。记者日前走访发现,除了供水管网老化、压力不足外,园林绿化、建筑施工、环卫、洗浴场所、洗车场等这些高耗水行业对水资源的浪费以及这些行业水资源没有得到再利用,中水建设的投资与发展步伐相对缓慢,也是造成呼和浩特市严重缺水的又一重要原因。
采访内容:高耗水行业对水资源的浪费
采访地点:首府市区
采访对象: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春华水务海纳清源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建筑工人
语录
园林绿化用水由三部分组成:黄河水(原水)、中水、地下水。黄河水(原水)主要用于大青山生态绿化、河道,城区内园林绿化用水主要以自来水为主,中水的使用率很低。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分公司园林绿化收费所一位工作人员
2013年公主府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取水量5万吨,2014年为1万吨,今年到目前还没有一辆水车来取水。
——呼和浩特春华水务海纳清源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再生水事业部部长侯惠强
园林绿化工人不在规定的时间内浇水
公主府污水处理厂内一片用中水浇灌的绿地
老旧小区
供水管网问题多
【现状】
老旧小区
供水管网问题多
呼和浩特市城区供水管网多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铺设的,使用最长年限已经达50多年。2014年,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对城区供排水管网情况作了全面摸底调查,目前,呼和浩特市4个行政区大约有2326个居民住宅区,据不完全统计有1500多个小区存在供排水方面的问题。
“由于老旧小区在当时的建设中从设计、管径、施工材料、施工质量、管道布局,包括施工验收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一些小区建成不足10年,地下管网跑、冒、滴、漏现象已经很严重。当时的施工建设没有考虑到小区供水管网与外管网的匹配问题,一些老旧小区建设初期都建有加压设备,但是建设施工缺乏规范管理和水质无法保障,二次供水的水质有污染隐患,有的私自加大供水范围,这些原因势必影响供水管网的水量及供水质量。”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老旧小区二次管网改造项目部经理任利华告诉记者。
【采访】
一辆水车
一天浇水150吨
5月25日10时30分,记者在银河北路和银河南路看到四五辆水车正在浇灌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记者来到一辆正在工作的水车前,与驾驶员聊了起来。张师傅告诉记者,他做这份工作已经快10年了,每年从5月中旬起,他就开始忙碌起来,每天早上8点30分到单位报到,急急忙忙吃过早点,就开着一辆装载30吨水的大型水车,对市区的行道树进行浇灌。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0月份结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9个小时以上。
“我们有两辆水车负责滨河路中段行道树的浇灌,一车30吨的水最多浇40米的绿化带。”张师傅说。每天他要负责银河南路的行道树和绿地浇水。他的车一次能装30吨水,每天能浇出四五车水,水量高达120至150吨。
据了解,截至2014年,呼和浩特市共有公园24个、街头绿地109个、建成区绿地面积7804.87公顷,随着绿化率成倍增加,加之呼和浩特属于少雨城市,每到夏季园林保绿工作主要靠人工进行。除了100多辆水车全天浇灌以外,绿地还通过喷灌、管灌保绿。
“园林绿化用水由三部分组成:黄河水(原水)、中水、地下水。黄河水(原水)主要用于大青山生态绿化、河道,城区内园林绿化用水主要以自来水为主,中水的使用率很低。”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分公司园林绿化收费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调查】
洗车店用自来水洗车
5月27日,记者走访了多家洗车店了解到,首府绝大部分洗车店依旧用自来水洗车,洗车用水每吨为21元。据一位洗车店老板介绍,该洗车店洗车一直都是用自来水,现在每吨水大约能洗5辆车,在洗车费里水费占了不小的比重。
另一家洗车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他的洗车店有两个车位,平均每天洗车10多辆,每月平均用水量在30~40吨。“我们没有安装节水设备,安装一套这样的设备要投资十几万元,洗车行业赚不了多少钱,都靠汽车装具赚点钱,但是现在受网购冲击,装具也不好卖。为了节约用水,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局节水办对洗车行业进行了限量用水,如果超出了用量要加倍收水费。”这位老板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首府洗车行业水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多数洗车店直接使用自来水进行冲洗,不科学的洗车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施工用水按面积收费
近10年,首府经济快速发展,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5月24日,北二环一高层住宅小区正在加紧施工中,记者在该建设工地院内发现,一根塑料水管正在流水,记者观察了20多分钟,除了个别工人来此接水外,水一直在白白流走。
随后记者多方打听,找到了该施工工地水电工程部的负责人小宋,他告诉记者,那些白白流走的水本来是用于搅拌混凝土的,但是工人没来得及把水管拉到混凝土旁。小宋表示,这些水全部是自来水,他们建设的工地虽然安装了水表,但是建设施工用水按面积收费,不按照水表收费,他们在建的小区建设面积为27万平方米,水费高达250万元。“工程全部完工也用不了250万元的水,我们的水费随建随交,目前已经支付100万元,等到交工时,水费都要交齐。由于不计表,工人用水也很随便,如果按表计量,我们就会要求他们节约用水。”小宋说道。
【目击】
违规用水屡禁不止
6月3日12时30分左右,记者在东二环呼和浩特市房管局北侧一个消防井旁看到,一辆园林的水车正私自从消防井里接水。据了解,园林绿化用水有指定的取水井,不允许从消防井里取水。为此,园林车的司机对记者解释道:“刚才有一辆环卫车刚从这里取完水,我也就来这儿取水了。”
当日,记者在南二环金盛国际家居门前西侧的绿化带上还看到一个园林绿化用水井,井内没有水表,两条管子从二环路自来水主管网接出。
6月5日,记者在东二环路的正泰家园北侧的绿化带看到多条水管从四五个消防井内接出进行绿化浇灌。
一位居住在东二环路清洁公司家属院的居民赵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小区没有二次加压设备,平时周边绿化带不浇灌时,居民吃水都难,到了6月,小区的居民都要从门房打水吃。如果二环路的绿化带开始浇水,我们这里吃水就更难了。”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公司园林绿化收费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呼和浩特市园林绿化用水管理办法》规定,绿化用水单位取水时需避开用水高峰期,21时至次日6时为用水时间,园林工人不在规定时间用水是很普遍的现象。同时根据呼和浩特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规定,园林绿化用水严禁从消防井取水,任何单位从消防井取水都属于偷水行为。对于南二环路园林车私自从自来水主管网接水绿化,是不允许的,这种行为不仅是偷水,还造成供水主管网严重泄压,影响居民用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企业违规用水,经常出现打开阀门浇水,事后忘记关阀门的现象,有时候这些从消防井接出的管子一浇就是一两天,造成水资源浪费。
一辆园林水车违规从消防井取水
【措施】
特种用水行业定额限水
2014年,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局对全市洗浴、洗车行业进行了普查,洗浴场所180多家,其中9家为大型洗浴中心;洗车场约400家。据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局节水办的工作人员介绍,像碧海云天洗浴烟厂店每个月平均用水量在4000吨,海德洗浴加上住宿,每个月用水量在5000~6000吨。这些大型洗浴中心都装有水循环系统,能够节约一部分用水,中小型洗浴场则没有这样的循环系统。
对于目前洗车行业全部用自来水洗车,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局节水办副主任刘建平解释说:“我们北方地区,沙尘大,很难实现污水洗车,之前个别洗车场安装过水循环系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停用。”据刘建平介绍,呼和浩特市水资源管理局对浴洗中心、洗车场等特种用水行业在参考实际用水量的同时进行了定额限水,使这些行业达到有效节水。“前些年这些行业有不少超量用水现象,近两三年超量用水现象基本没有了。”刘建平说。
【分析】
中水回用率不高
中水是指城市各种排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用于居民冲厕、道路冲洗、园林绿化、市政建设等。中水回用不仅大幅度提高淡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大大减少污水排放量,有效遏制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我国现在有很多城市的洗车行业在进行中水回用,且效果显著,北京、天津、昆明、浙江等城市洗车行业用水大部分为中水。在发达国家,例如以色列,经过处理的中水已经能达到直接饮用的水平。如果呼和浩特市能在园林绿化、建筑施工、市政工程、环卫、洗车场等行业中大力推广中水回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
呼和浩特市目前有5个污水处理厂,即辛辛板污水处理厂、公主府污水处理厂、章盖营污水处理厂、金桥污水处理厂、班定营污水处理厂。6月2日,据呼和浩特春华水务海纳清源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再生水事业部部长侯惠强介绍,目前除金桥污水处理厂直接出来的水达到国家标准一级A以外,公主府污水处理厂、章盖营污水处理厂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水也已经达到国家标准一级A,辛辛板污水处理厂经过提标改造后也将达到国家标准一级A。达标的中水可用于工业用水、景观用水(包括园林绿化用水)、环卫用水、补充环城河水系。公主府污水处理厂是离市区最近的一家污水处理厂,这里的中水主要用于园林绿化和环卫用水。对于这几年中水回用情况,侯惠强告诉记者:“2013年公主府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取水量5万吨,2014年为1万吨,今年到目前还没有一辆水车来取水。”
中水回用为啥不理想?侯惠强为记者分析了3个原因:首先是人们的消费习惯,其中图省事、不在乎、水资源保护意识匮乏等,这是一个浅层次的诱因。其次是不具备普及使用的条件。中水源自污水处理厂,但从污水处理厂到个人和企业用户需要专门的管道载体和专门的运输设备,中水存在运输难题和中间使用载体环节短缺,难以普及。最后是相关推广举措不到位。目前不光是呼和浩特,许多城市都大力提倡使用中水,但不管是工业企业用水,还是洗车行业、城市绿化和农业灌溉用水,现实中都没有强制推广和违者究责的严格责任监管机制,中水自然难以走进绿化、灌溉和洗车、工业生产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