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日报讯(记者 刘沙沙)谢雷栋是呼和浩特春华水务运营有限责任公司金河水厂的运营主管。每天早上8点,他就来到单位,检查设备运营情况,然后和搭档一起出发,进行巡查。巡查工作主要是查看水厂的每个环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个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记者日前跟随谢雷栋来到他们的第一个工作点沉淀池。谢雷栋介绍,原水(黄河水)到达这里,中间需要加入活性炭,然后沉淀,慢慢经过滤站、清水池、加压泵,最后进入城市管网流入千千万万市民家里。这些环节都需要谢雷栋和他的同事们来巡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否则耽误的将是百万市民的用水。谢雷栋说,这种巡查工作他已经反反复复做了8年,走路、探测、弯腰看、打记号、再走路……8年里他无数遍重复着这些动作。
“从进水到出水,有一个很复杂的处理过程,在这个处理过程中,我们的运转工要坚守自己的岗位,保障每道工序达到出厂水的标准,为市民带去安全优质饮用水的同时,还要保持供水的持续性。”谢雷栋指着从电脑里调出的实时数据介绍:“我们要保证水厂都满库容运行,所有深井、水泵都要保证一个按键下去就能达到最佳生产状态。”这种应急待命状态,为的是保证一切突发性用水需求。为了保证水厂不出现问题影响到供水,谢雷栋和同事们要时常进行设备维护与维修。
在交谈中谢雷栋告诉记者,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已经8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团圆年了,“从腊月二十七到正月十五,是市民用水的高峰期,为了保证青城市民的正常用水,我们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说起家人,愧疚感爬上了谢雷栋的心头,但他微笑着表示:“没关系,在别的时间多回去陪陪他们就好。”
当谢雷栋完成一天的任务时,已经是下午4点,望着正常运转的设备,谢雷栋露出了笑容:“虽然工作性质和责任不允许我们在节假日休息,但为了保障青城百姓的饮用水安全,我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舍小家为大家,是每个供水人都应该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