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新报讯(记者 石尧 陈玲) 玲近些年,每到夏季,向本报反映吃水难的热线比天气还热。眼下刚入夏,本报陆续接到一些小区三楼以上没水吃的投诉电话。用水高峰期没水吃困扰着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水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善用水问题,成了当下老旧小区居民最大的心愿。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居民用水问题系列调查。

采访地点:首府市区
采访内容:老旧小区居民用水难
采访对象:居民、主管部门
语录
每年进入5月份,我和老伴就开始犯愁了,为了5月至10月能正常生活,家里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备战水荒。
——蒙苑住宅小区居民那日斯
从4月份开始,我们对水厂、水源井进行了全面检修,确保供水设施安全运行,保证高峰期内的安全供水。所有水厂、地下水源井24小时运行,并对各水厂清水池蓄水工作进行研究调节,低峰保压蓄水,在高峰期实行加压供水。供水中心调度根据市区整体供用水情况,做到科学合理调配供水及压力。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任利华
建议居民科学合理用水,尽量错开用水高峰时段,譬如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洗衣、洗澡等可选择在夜间进行,并提高节水意识,洗菜水、洗衣服水可以二次利用。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韩利虎
蒙苑小区居民:刚入夏就备战水荒
【现象一】
蒙苑小区居民:刚入夏就备战水荒
“每年进入5月份,我和老伴就开始犯愁了,为了5月至10月能正常生活,家里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备战水荒。”说起家中用水情况,家住蒙苑住宅小区的那日斯直呼头疼。
5月15日,记者来到蒙苑住宅小区,走进那日斯家中,在卫生间里,记者见到大盆小盆大小水桶,装着水的各样容器挤占了卫生间的大部分地方。厨房里,厨柜上、橱柜里也放满了盛着水的容器,除此之外,厨房中间还摆放一个水缸。“多年来,每年从5月中旬开始,家中就会隔三差五地停水,停得我们都怕了。”那日斯摇摇头无奈地说道。那日斯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们一家人搬到该小区,前几年,小区里的加压泵还能用,近五六年来,居民们因不交电费,加压泵停了,吃水难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居住在六楼,每当用水高峰期,轻则隔三差五停水,重则没水吃。很多时候只有在深夜无人用水时家里才会来水,为了不影响正常生活,我与老伴经常半夜起来接水。为了应对夏季停水问题,我和老伴经常是加夜班。”那日斯苦笑着对记者说。
油泵油嘴厂居民:半夜接水洗衣服
【现象二】
油泵油嘴厂居民:半夜接水洗衣服
“每年6月至11月都是我们最难熬的日子,今年还没到用水高峰期,我们小区就好几次出现三楼以上没水现象,最长的时候有十几天。一停水,我们只能从街心花园的公厕打水,打水的人多了,公厕的管理员就不让打了。我们都70多岁了,身体都不好,每天往六楼提水,这样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呢?”5月15日,家住新城区油泵油嘴厂宿舍楼的袁大娘无奈地向记者讲述因供水管网老化和水压不足等原因,多年来吃水难的烦心事。
多年来,油泵油嘴厂小区用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夏天用水高峰期,全天都没有水,到了半夜水龙头才有细细的一股水,半夜起床接水、洗澡、洗衣服是常有的事儿。希望政府能早点帮助我们解决吃水难问题。”62岁的李先生对记者说。
随后,记者来到迎新路街道办事处物业办,了解今年油泵油嘴厂小区二次供水管网改造及二次加压泵房的建设情况,李俊林主任告诉记者:“今年油泵油嘴厂小区本已经列入改造计划内,但因为加压泵房的选址问题,仍然无法改造。目前我们物业办在加紧维修以前的旧泵房,争取在用水高峰期能缓解居民吃水难。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居民们配合新建二次加压泵房的选址工作,早日解决油泵油嘴厂小区用水难问题。”
137个老旧小区用水难
【调查】
137个老旧小区用水难
采访中,除了一些用水比较困难的住户向记者大吐苦水外,一些小区的物业或者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直呼遇到投诉电话犯难。
“我们分管的辖区属于新城区的老城区,大部分小区建成已经有二三十年了,很多小区没有二次加压泵,有加压泵的小区也因业主不交电费、管道老化,无法运转。每到用水高峰期,我们也怕居民们吃不上水,影响他们的生活。”说起居民用水,新城区东街办事处准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石俊对记者说。石俊告诉记者,东街办事处准物业服务中心服务着137个老旧小区,这些小区在用水高峰期基本都存在着吃水难问题,同时这些老旧小区普遍存在二次管网老化问题,即使安装了二次加压泵的小区,也不敢长时间加压,怕老化的二次管网发生爆裂,导致大面积停水。石俊表示,蒙苑住宅小区就是新城区东街办事处准物业服务中心服务的小区之一,相比于其他一些老旧小区,蒙苑住宅小区的情况还不是最坏的。“我们已经派人维修蒙苑小区二次加压泵了, 马上就能修好,保证小区居民吃水问题。”石俊说。
居民家里平时得储备水
蒙苑住宅小区内的加压泵已停用
不交电费 有加压泵也没水
【困难】
不交电费 有加压泵也没水
随着老管网更换和二次加压泵房的建设,邮电长乐小区居民本应该不再因为吃水问题而犯愁,但是眼下却遇到因部分居民不交二次加压电费再次面临吃不上水的难题。
在邮电长乐小区内,记者见到了住户刘女士。说起吃水问题,她告诉记者,前几年,每到用水高峰期,小区三楼以上的住户基本都吃不上水,只能在深夜无人用水的时候,才能勉强储备一下第二天的生活用水。说起当年的情况,刘女士对记者说:“由于长年上不来水,导致水管生锈,以至于后来就是接了水,水的颜色也是红色。夏季在家冲个凉,也成了奢望。”
自从小区安装了二次加压泵和更换地下供水管网后,情况有了好转,吃水问题基本不再愁了。但是,负责收取该小区二次加压泵电费的长乐宫社区居委会网格员穆冬叶却犯愁了。她告诉记者,2013年7月安装二次加压泵后,乌兰察布东路街道办事处支付的电费才试行了1个月。1个月过后,居民不交电费,新建的二次加压泵就停用了,直到2014年6月中旬,在乌兰察布东路街道办事处及长乐宫社区居委会的努力下,协调居民收取电费,才使加压泵重新工作起来。说起电费收取的情况,穆冬叶说:“截至目前,2014年6月至年底的加压泵电费才收上来80%,今年的电费收取的还不到50%。如果电费还是收不上来,二次加压泵面临再次停用,居民们还是吃不上水。”
呼和浩特属严重缺水城市
【现状】
呼和浩特属严重缺水城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首府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多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步铺设的,管网使用最长年限已经达50多年。随着首府城市建设的发展以及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供水不足矛盾日益凸显。
“呼和浩特市属于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城市供水的水源以地下水为主、黄河水为辅,随着多年来大规模开发利用,城区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市区地下水供应量已占总供水量的60%至70%,面临地下水超采和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这十几年首府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一幢幢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人口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70万增长到目前的300多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热水器、全自动洗衣机等大量使用,无形中使用水量成倍增长。除此之外,洗浴中心、洗车机构的增加也增加了用水量。这些因素致使首府的供水管网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老旧小区二次管网改造项目部经理任利华说。
据任利华介绍,目前呼和浩特市的供水能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水平,供水基础性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供水量与用水量已经达到临近值。目前,全市170个水源井全部开启,也仅够全市居民的用水,基本上是供多少用多少。
投资近9.59亿解决问题
【措施一】
投资近9.59亿解决问题
老旧小区的供水保障涉及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老旧小区居民吃水难的问题,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协商解决方案。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2015~2017年对城区老旧小区105片社区(包含381个小区)的供排水管网、二次加压泵房、户内供水管道、水表等进行改造,项目总投资近9.59亿元。惠及老旧小区约5.11万户居民,近20万人口,2015年第一批工程将对30个片区、120个小区管网及泵房进行改造。
“从2014年开始,我们与首府四区政府配合对全市老旧小区的供水管网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老旧小区多为3层以上用水高峰时用不上水,部分5层以上高峰时用不上水,整体呈现用水困难情况加重、缺水时间段越来越长的趋势。经过4个区域各街道办事处对所属小区供排水情况的排序以及项目组成员的现场排查,将381个老旧小区列为一期改造项目。今年开工的第一批小区,我们是根据百姓呼声较高、社会反映较大的小区先行改造。”任利华告诉记者。
加快引黄二期工程步伐
【措施二】
加快引黄二期工程步伐
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稀缺的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城市居民用水越来越紧张,投诉越来越多。引黄入呼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市民生活用水的不足。我们正在加快引黄二期工程的步伐,尽早实现引黄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整体增加市区供水量。
“引黄入呼工程取水口位于黄河托克托县薄滩拐河段,呼和浩特市水质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要驾船到河心取水。现场需要测量水温、溶解氧等指标,其余多数指标要带回化验室检测,水质检测结果均要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经过预沉厂和水库沉淀后的黄河水将在金河净水厂通过混合、反应、加氯、加药、沉淀、过滤等多道工序达到饮用标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后,水质标准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指标,呼和浩特市水质监测中心的检测能力目前已经达到106项指标。”任利华说。
提前部署确保居民用水
【措施三】
提前部署确保居民用水
为了确保今夏用水高峰期居民吃水问题,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提前做了安排和部署。
“从4月份开始,我们对水厂、水源井进行了全面检修,确保供水设施安全运行,保证高峰期内的安全供水。所有水厂、地下水源井24小时运行,并对各水厂清水池蓄水工作进行研究调节,低峰保压蓄水,在高峰期实行加压供水。从现在开始,我们加强了各水厂巡视工作,设备抢修队伍做到小故障马上修理,大故障连续抢修,最大限度地保证供水设施安全可靠运行。各管网抢修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人员、车辆随时待命,同时做好备品、备件的储备工作,保证管网维修及时到位。供水中心调度根据市区整体供用水情况,做到科学合理调配供水及压力。”任利华介绍说。
错峰用水 科学节水
【倡议】
错峰用水 科学节水
针对居民对吃水难的担心,呼和浩特市供排水公司生产调度中心韩利虎主任提醒广大市民,尽量避开用水高峰,实施错时用水,科学节水。
据韩利虎介绍,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行,“尤其在早中晚做饭时段,用水量增大的同时,管道内压力随之产生剧烈变化,给供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隐患,容易致使一些老化管道爆裂。建议居民科学合理用水,尽量错开用水高峰时段,譬如太阳能热水器上水、洗衣、洗澡等可选择在夜间进行,并提高节水意识,洗菜水、洗衣服水可以二次利用。”